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36

36.人如此被造,以

  三、内在人和外在人

36.人如此被造,以至于同时在灵界和自然界。灵界是天使所在的地方,自然界是世人所在的地方。人因是如此被造的,故被赐予一个内在和一个外在:内在使他可以在灵界,外在使他可以在自然界。那被称为内在人的,是他的内在;那被称为外在人的,是他的外在。

属天的奥秘 #8875

8875.“是妒忌的

8875.“是妒忌的神”表虚假和邪恶由此而来。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 “妒忌的神”在真正意义上表示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因为“神”论及真理(2586, 2769, 2807, 2822, 3921e, 4287, 4402, 7010, 7268, 8301节),以及对良善的“妒忌”,这一点可见于下文。不过,就那些不接受主的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之人而言,“妒忌的神”是指虚假和邪恶。因为那些反对祂的人视神性真理为虚假,视神性良善为邪恶;事实上,每个人看待这真理和良善的方式都取决于他自己的品质。正因如此,主的热情虽本为爱和怜悯,但在他们看来却像愤怒;因为当主出于爱和仁慈保护祂在天上的属自己的东西时,那些陷入邪恶的人就会气愤,并向善人发怒。他们冲进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所在的气场,努力毁灭在那里的人。不过,这时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会作用于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诸如地狱里的那种痛苦折磨。结果,他们把烈怒和怒气都归于神性,将一切邪恶也归地神性;而事实上,神性里面绝无一丝怒气,也绝无任何邪恶,只有纯粹的宽容和怜悯。
由此明显可知为何“妒忌”表示虚假和邪恶,而“热情或热心”表示愤怒。关于这些主题,可参看前面的说明,即:烈怒和怒气被归于主,而事实上,它们存在于那些陷入邪恶的人或那些对神性充满愤怒的人身上(5798, 6997, 8284, 8483节)。祸事、惩罚和荒凉的时代同样被归于主,而事实上,主里面除了爱和怜悯之外什么也没有(参看2447, 6071, 6559, 6991, 6997, 7533, 7632, 7643, 7679, 7710, 7877, 7926, 8214, 8223, 8226-8228, 8282, 8632节)。恶人通过努力摧毁良善和真理而毁灭自己,把自己扔进诅咒和地狱中(7643, 7679, 7710, 7926, 7989节)。每个人看待主的方式皆取决于他的品质,或说主照各人的品质而向各人显现(1861e, 6832, 8197节)。
“主的热情或热心”表示爱和怜悯,当主保护善人,反对恶人时,这种热情就看似敌意,还看似愤怒;这一点从以下圣言经文明显看出来。“主的热情或热心”是爱和怜悯。以赛亚书:
求你从天上垂看,从你圣洁荣耀的居所观看。你的热心和你大能的作为在哪里呢?你爱慕的心肠和对我的怜悯止住了。(以赛亚书63:15)
此处“热心”表示怜悯,这怜悯就是“爱慕的心肠”,与良善有关。因为经上说“你的热心和你大能的作为”,“热心”一词论及良善,“大能的作为”一词论及真理;同样,“爱慕的心肠”论及良善,“怜悯”论及真理;照样,“圣洁的居所”表示属天国度的成员所住的天堂,“荣耀的居所”则表示属灵国度的成员所住的天堂。由此也明显要知,在圣言中,凡提及良善的地方,也会提及真理,这是因为天上的婚姻,也就是良善和真理的婚姻在对圣言的每一个细节中。主的两个名字,即“耶稣”和“基督”就是这种情形;它们表示主里面的神性良善(对此,可参看683, 793, 801, 2516, 4138e, 5138, 5502, 6343, 7945, 8339e节)。
同一先知书: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祂名称为奇妙、策士、神、勇士、永恒的父、和平的君!祂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以赛亚书9:6, 7)
这论及主和主的降临;“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表示祂的行为出于对拯救人类的一种热烈的爱。又:
必有余剩的人从耶路撒冷而出;必有逃脱的人从锡安山而来。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以赛亚书37:32)
“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表示祂的行为出于爱和怜悯。
以西结书:
主耶和华如此说:我要使雅各被掳的人归回,要怜悯以色列全家,又为我的圣名发热心。(以西结书39:25)
“发热心”表示有怜悯心。诗篇:
为你殿的热心把我吞灭。(诗篇69:9)
这论及主;“为耶和华殿的热心”表示祂对那些接受良善和真理之人的爱,因为这些人是“耶和华的殿”。
当主保护善人时,祂的热心或怜悯看似敌意,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以赛亚书:
耶和华必像勇士出去,必像战士激动热心,要喊叫,大声呐喊,要战胜祂的仇敌。(以赛亚书42:13)
约珥书:
耶和华就为自己的地发热心,怜恤祂的百姓。(约珥书2:18)
主的热心或妒忌被称为“怒气”和“烈怒”,因为怜悯在恶人看来就是这样,这一点明显可见于这些经文:
不可随从别神,就是你们四围国民的神,因为在你们中间的耶和华你 神,是妒忌的神。惟恐耶和华你神的怒气向你发作,就把你从地面上除灭。(申命记6:14, 15)
申命记:
他们用外邦神明祂妒忌,以可憎之物惹祂发怒。他们祭祀鬼魔。他们以那不算为神的触动我的妒忌;以虚无的偶像惹了我的怒气。(申命记32:16, 17, 21)
以西结书:
我的怒气发尽,我使我的烈怒在他们身上止息的时候,我要后悔;我交将我的烈怒在他们身上发尽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我耶和华怀着热心说话。(以西结书5:13)
撒迦利亚书:
在我里面说话的天使对我说,你要呼喊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为耶路撒冷妒忌,为锡安大怀热心。我大大恼怒那安逸的列族。(撒迦利亚书1:14, 15; 8:2)
西番雅书:
我要将我的恼怒,就是我猛烈的怒气,都倾在他们身上;因为全地必在我妒忌的火中被烧灭。(西番雅书3:8)
申命记:
耶和华必不情愿饶恕他,耶和华的怒气与妒忌向那人如烟冒出,一切咒诅都停在他身上。(申命记29:20)
诗篇:
耶和华啊,这到几时呢?你要动怒到永远吗?你的妒忌要如火焚烧吗?愿你将你的怒气倒在那不认识你的列族身上。(诗篇79:5, 6)
在相关经文(诗篇38:1; 以西结书16:42; 23:25; 38:19)中,耶和华的热心或妒忌同样被描述为“怒气”。由此可见“耶和华的热心”或“妒忌的神”表示什么,即在纯正意义上表示爱和怜悯;但在不纯正的意义,就是那些沉浸于邪恶和虚假的人所理解的那种意义上,则表示愤怒和毁灭。
要知道,当应该在教会成员那里普遍掌权的东西,也就是说,必须被高于一切地热爱、铭记在心或敬畏的神性正遭到败坏时,耶和华,就是主,尤其被称为“妒忌者”或“复仇者”。当这一切已经遭到败坏或毁灭时,完全和纯粹的黑暗就取代天堂之光接踵而来;这光不再从神性流入,因为没有对它的接受。这就是为何经上说“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是妒忌的神。我必追讨自父及子的罪,恨我的,直到第三和第四代”,如果他们敬拜别神,或为自己作雕像或形像,祂就会这样做;因为这些事败坏了应当普遍掌权的神性。
因此,经上同样在摩西五经的别处宣称:
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为自己作任何形状的雕像,因为耶和华你的神乃是吞灭的火,是妒忌的神。(申命记4:23, 24)
出埃及记:
不可敬拜别神,因为耶和华名为妒忌者,祂是妒忌的。(出埃及记34:14)
以色列民族之所以被如此严厉地禁止做这些做,是因为对别神、雕像和其它形像的崇拜会毁灭他们当中的教会的一切代表。因为在天堂,耶和华,也就是主普遍掌权;祂的神性或生命充满那里的一切事物,并构成所有人的生命。如果敬拜其它东西,而不是神性,一切代表,因而与天使的接触就会灭亡。

属天的奥秘 #10153

10153.“我要住

10153.“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间”表在天堂和教会中,主的同在,以及祂经由良善而来的流注。这从“住”的含义和“以色列人”的代表清楚可知。“住”当论及主时,是指同在和流入;之所以是指祂通过神性良善而如此行,是因为“住”论及良善(参看2268, 2451, 2712, 3613, 8269, 8309节),这就是为何经上还说“中间”,因为“中间”表示至内在之物,至内在之物就是良善(关于“中间”的这层含义,可参看2940, 5897, 6084, 6103节)。“以色列人”是指教会(参看9340节)。
  “住在中间”当论及主时,之所以表示祂的同在和经由神性良善而来的流注,是因为主在人从祂所获得的良善中流入此人并与他同在。良善构成这个人自己,或说此人真正的自我,因为每个人的品性都取决于他的良善。良善要理解为爱,因为凡被爱之物都被称为良善。凡观察别人的人都知道,爱或良善构成这个人;因为当观察别人时,他通过别人的爱而把这个人引向凡他所愿意的任何地方,以至于这个别人在受他的爱支配时,就不再是自己的主人,凡与他的爱不一致的理由对他来说什么都不是,而与他的爱一致的理由则是一切。
  事实就是这样,这一点在来世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来世,所有灵人都能凭他们的爱被认出来,当受这些爱支配时,他们无法做出违背它们的任何事,因为违背它们行事,就是违背他们自己行事。因此,他们是自己的爱的化身或形式,天堂里的人是天堂之爱和仁的化身或形式,美丽得无法形容;而地狱里的人则是他们自己的爱的化身或形式,这些爱是对自我和世界的爱,所以他们也是仇恨和报复的化身或形式,因而是怪物,可怕到无法形容。
  因此,由于一个人的爱如何,整个人就如何,所以显而易见,主不可能与一个陷入恶爱的人同在,只能与一个处于善爱的人同在,因而在他的良善里面。人们以为主存在于被称为信之真理的真理中;但祂并不存在于没有良善的真理里面。相反,在良善存在的地方,主通过这良善而存在于真理里面;并且祂在真理通向良善的程度和它从良善发出的程度内而存在于真理里面。没有良善的真理不能说在一个人里面,它只是在他的记忆中,作为记忆知识住在那里,而这记忆知识在成为此人生活的一部分之前,不会进入这个人,并形成他的一部分。当这个人热爱记忆知识,并出于热爱而照之生活时,它就变成他生命的一部分。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主就与他同住,如祂自己在约翰福音中所教导的那样:
  有了我的诫命又遵守的,那人是爱我的,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自己,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在他那里作我们的住所。(约翰福音14:21, 23)
  “显现自己”表示用来自圣言的信之真理进行光照;“到他那里去”表示同在,“在他那里作住所”表示住在他的良善里面。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